我的奶奶不一樣  

女孩說媽媽冬至要煮湯圓給全班吃,我腦中立即浮現去年照片,笑問:「那這次阿嬤一樣會來幫忙嗎?」

孩子搖搖頭,緩緩的說:「阿嬤不能來了......她......她現在會忘記一些事情......」孩子說到後來語帶哽咽,我心一酸,約莫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這學期的生命教育課程,其中一堂課的繪本《我的奶奶不一樣 》,討論的正是這個議題。

「家一直是我最愛的地方,但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居然忘記回家的路;在我生命中,孩子是我最愛的,但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居然忘記他們的名字。家裡庭院中,有一株我們一起種植的玫瑰,我記得我們好喜歡種種花、養些狗,但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只能靜靜的坐著。 親愛的朋友們,也許我會慢慢的忘記一切,甚至忘記你,但請你在我忘記你以後,不要忘了我。」 引自~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胖嘟嘟、詩無敵》這兩本書裡,男孩小光說:「外婆的記憶生病了,已經不認得我了,可是只要我記得她就夠了。我告訴自己,外婆還是外婆,並沒有什麼改變,只是有些事情記不起來了。每個人都會忘掉事情,只是外婆忘掉的比較多,如此而已。」

還有,讓我看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大愛劇場-聽見,愛,金拔老師慈祥又睿智的父親......

生命教育的課程,孩子每星期二晨讀時間都上過;我讀過的書,也會在適當時機提出來與他們分享。這些道裡孩子都知道,但我也明白,從知道到心情調適這段路途,需要時間。

迅速整理好我自己的揪心,我跟孩子說:「沒關係,奶奶年紀大了,會忘記事情很正常。老師忘記的事,恐怕比奶奶還多咧!」

全班瞬間爆出狂笑聲,笑聲誇張到我有點糗,看來我的失智真的引起孩子極大的共鳴;女孩,也破涕為笑了......

 

回家與嘉鑫說起這事,我說,雖然我特別欣賞懂事的孩子,可是看那孩子憂傷的背影,好心疼,不禁想:如果孩子不那麼懂事,也許肩頭擔子就不會那麼沉重?懂事與快樂之間若真要取捨,我倒寧願孩子能快樂。

嘉鑫說:「我奶奶也是啊!」

對齁!我怎麼完全忘記!我雖沒見過奶奶卻對她毫不陌生,公婆提起奶奶後來失智的事情,語氣就跟晚餐吃麵還是稀飯一樣平常。嘉鑫說大學時代是夜貓子的他,剛好與睡不著的奶奶整夜作伴,陪她在家裡四處尋找她腦海停留時期中的小嬰兒;騎摩托車載奶奶定期復診,奶奶兩手筆直攀在他肩上,威風凜凜就像在駕駛馬車......

看他唱作俱佳的描述往事,我忍不住笑了出來!原來懂事與快樂,並非得要二選一。

生命有時會出現一些課題,婆婆總是開朗又勇敢的說:「人生本來就是安餒,代誌遇到了,就要接受、面對它啊!」

婆婆的人生智慧,比我在書中讀到的,都要真實可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玉佩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