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獎影后梅莉史翠普,是我非常欣賞的藝術工作者;對每個飾演的角色投入極大心力揣摩鑽研,演什麼像什麼!她在〈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女子學院〉畢業典禮的演說充滿睿智之語,其中提到二十七年前的她無所不知,如今六十歲,對世事反倒不再像以往那麼確定。讀到這段話我實在深感戚戚!想當年,我還沒當媽時,很會當家長!學生家長向我求助,我可以口沫橫飛傳授我的「教育專業」,斬釘截鐵告訴他們:「當孩子...的時候,你就要...,然後他們就會...」可是,當媽後,我變得不太會當家長......

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特質和性格都不同,教育理論並非放諸四海皆準。專家說,你希望孩子選A的話千萬不能直接強迫,你要提供一個孩子一定不喜歡的B選項,假自由意志之名讓孩子自己選,那麼,他就會去選你希望他選的A,又不覺被強迫,然後親子雙贏......

恩小時候有段期間厭奶,我照專家說的問他:「來,阿恩你選一個:1.喝ㄋㄟ ㄋㄟ˙ 2.喝尿。你選什麼?」

「我選3,都不要。」他毫不遲疑的選了不在答案內的選項,然後頭也不抬的繼續嚙咬阿兵哥,再將他們排成一支口水軍團。書上......並沒有寫會有這種情況啊......

親愛的娘們

聽「專家」說不如聽「過來人」說。天使送我的這本書《親愛的娘們》,作者育有一女二男,他們如今都已成家立業,鼓勵母親將教養他們的智慧祕訣集結成書。書中內容全是經驗之談,讀起來特別貼近生活,很實用!節錄其中一篇文章與你們分享:

「師母!妳怎麼不關管管妳兒子!」「妳兒子留那樣的髮型,妳都不在乎嗎?」連續好幾個人這樣對我說。事情是這樣的:我兒子考上一所一流的高中,又當上籃球隊隊長。有一天,他去理了一個奇特的頭,在小平頭的後腦勺上刻了些字。年輕人稱讚他帥!可是,這個髮型看在大人眼裡感覺就不一樣了,好幾個媽媽向我反應,深怕他們的孩子受我家兒子影響而變壞。我把人家的評語告訴他,要他把後腦勺的字剪平。記得那天,我們母子倆的氣氛非常不好,兒子生氣,我也生氣。兒子流著眼淚對我說:「好!我會聽妳的,可是我要讓媽媽知道,這只是個人的美感不同。」

那句話一直在我心中反覆著,是啊!我家兒子各方面表現都很好,也沒變壞,只是愛漂亮而已,大人為什麼要大驚小怪呢?個人美感本來就會有所不同,為什麼我不能耐著性子讓孩子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美,要將自己的意見強加給他呢?為什麼作父母的,在乎別人的反應,卻不給孩子機會和時間長大呢?一味的反對他,只會激怒、壓抑他,讓他活不出自己,也傷了兩代間的和氣,種下叛逆的種子。

後來有人向我反應,我都這樣回答:「給點時間讓孩子長大吧!你先不忙著批評我兒子,等你兒子到青少年時期,你自然就知道了。」我的心情不再受別人的影響,我相信兒子,我等著他長大。

兒子讀大學的時候,有次我們聊起這件事,他謝謝媽媽當初對他的耐心,他說:「這樣,我就可以了解年輕人的心,幫助他們長大。」

現在,我兒子已經得到博士學位,是許多年輕人的心靈導師。著書、演講,成全許多年輕的生命。

 

*青春期是孩子決定未來人生的關鍵期、對生命的探索期。他們正在尋求榜樣,作為模仿與學習的對象;他們也在尋求認同與價值,奠定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婚姻觀、金錢觀、生活觀與人際觀。

*這時期的孩子半大不小,自己很矛盾,也很尷尬。他們要調適生理和心理都在變化的自己,重新認識自己。這是孩子踏入成長的第一步,內心既好奇又徬徨,渴望有個充滿智慧的人陪伴他走一程,減少他的摸索徬徨,讓他腳步穩當。

*我們作家長的,自己也曾走過這段「成長期」,有人順利,有人艱辛。先別忙著給孩子貼上「叛逆」的標籤,讓親子關係進入熱戰、冷戰期和沒完沒了的衝突;用我們走過來的經歷獲得的智慧陪伴他們、鼓勵他們,也用來成全他們。

 

                         ~作者 張蕭璧如

 

 

* 梅莉史翠普演說內容全文:這代女孩不必再裝可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玉佩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