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聽了一場演講,收穫豐富。

主講人王秀園老師是專業心理諮商顧問、腦神經發展訓練師、國語日報腦子與學習專欄作者,今天的講題是:爸媽,該你來上課了---- 有個性的腦子,如何靠後天馴服?

 

@  心理治療,其實是在治療大腦中的杏仁體。這項重大的發現源自於一個令人傷悲的真實故事菲德列二世語文實驗:菲德列二世國王會說多國語言,他找大腦科學家研究語言天賦和大腦的關係,下令全國所有剛出生的嬰兒都必須離開父母送到研究醫院來。為了讓實驗更準確、排除其它可能影響的因素,規定醫院看護人員:准對嬰兒說話、不准擁抱嬰兒、不准對嬰兒微笑、不准唱歌給嬰兒聽、不准用關愛的眼神凝視嬰兒...

「你們猜,這些嬰兒到七個月大時會不會說話?」

「不會,因為他們還來不及長到能說話的年紀,就已全部死亡... 」


這項語言實驗後來變成重要的情緒實驗:0~3歲是人類的情感敏感期,缺乏愛,杏仁體會枯萎、死去...

 

@  Monkey  see , monkey  do ! (鏡像神經元)

猴子看到別人吃蘋果的腦波,和自己吃蘋果的腦波是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身教比言教還重要,因為孩子模仿看到的,不是執行聽到的。

@ 人類的行為無關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人類的腦子就是爲了要求生存。

@ 幼稚園~小學低年級這階段的孩子,仍無法清楚分辨電視劇情和現實生活的差異性。他們會模仿電視情節,因為不知道那些行為用在現實生活中有何不妥?

@  大腦中的前額葉負責管理禮、義、廉、恥。前額葉並非隨著年紀增長而成熟,它必須靠後天教養來發展。

@ 長時間看電視或玩電玩會影響腦中的視丘,視丘不健全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混沌期--------衝動期--------投機取巧期-------規範期-------良知期-------自主期------圓融期

   (嬰兒)           (2~3歲)         (3~6歲)            (6歲以後) 

如果缺乏教導和後天學習,此數線圖不會隨著年齡往下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玉佩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